黑木二郎有种找到知己的感觉:“少佐阁下也有这样的感觉吗?我也感觉有人跟着我们,这种直觉很强烈。”

“你带一个分队去左手边方向搜索。”中钵仁郎直接给黑木二郎小队长派任务。

“嗨依”黑木二郎立即带队出发。

“你带一个分队去右手边方向搜索。”中钵仁郎又给柄本时生小队长派任务。

“嗨依”柄本时生立即带队出发。

“你带一个分队向后搜索。”中钵仁郎接着给平山佑介小队长派任务。

“嗨依”平山佑介立即带队出发。

江坂任走过来,提醒道:“中钵君,我们要连夜渡江,不能耽搁,以我们的速度,不是谁都能追得上的,这里是朝鲜,是我们的天下,我们无惧跟踪。”

“嗨依,我只是让他们确认一下,我相信他们的直觉,也相信自己的直觉。”中钵仁郎不卑不亢地说道。

“谨慎没有错,但你要明白,樱花特殊部队是由忍者组成的超强部队,几个跟踪者而已,影响不了我们。”江坂任说的很自信,他也有理由自信,因为这些忍者确实强得可怕。

“嗨依”中钵退让了:“那我断后,负责收拢他们,我们会尽快追上大部队的。”

江坂任抬手拍了拍中钵仁郎的肩膀,没有再说什么,直接带队,加速前进。

吊在樱花特殊部队斜后方的诸晓成和柏春伟,悄无声息地绕开了前来确认的日军分队,继续远远地吊在他们斜后方。

“奶奶的,他们是怎么发现我们的。”诸晓成瞟了一眼夜空中的一弯新月(初六的月亮),作用不大,夜色依然是漆黑的,十分不解道:“难道他们有夜视眼?”

“直觉,很多东西冥冥中是有感应的。”柏春伟解释道:“作为‘同行’的直觉。”

“你还整出玄学来了。”诸晓成不以为然道:“我不相信猜想的东西,他们肯定是闻到了蛛丝马迹,因为我们做不到掩盖一切痕迹。”

“无所谓,反正他们找不到我们。”柏春伟说完,突然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,于是又道:“你发现没有,我怎么感觉他们的行进方向是宽甸大拐弯呢?”

“前面还有好多座大山呢!你这结论是不是下的有点早呀!”诸晓成并不这么认为。

“切,你没听过吗?好事不灵,坏事灵。”柏春伟坚持道:“没有什么比打仗时巧合更多了。”

“反正我已经给锋大队(戈锋)发电了,相信锋大队肯定会有所准备的。”诸晓成肯定地说道,接着又开始抱怨:“马德,黑灯瞎火的,让我跟着他们跑,小鬼子到底想折腾啥?”

“还能折腾啥,找死呗,他们跑的越快,死的就越快。”柏春伟恶狠狠地说道。

此时的三支樱花分队并没有找到他们想要的,那种被跟踪的直觉并没有消失,依然若即若离地存在。

中钵仁郎没有让他们再去找,而是带着他们加速前进,追赶樱花大部队。一边跑,一边观察一弯新月下的夜色,大山的阴影就像擎天巨怪,仿佛随时都会对他们发起致命一击。

此时的戈锋也刚刚赶到预定的警戒位置不久,对于诸晓成的电文,他相信战争中的一切巧合,很有可能日军也有类似的想法,所以他作了充分的安排。占据有利位置,全神戒备,必经之路必须要有地雷埋藏,一颗肯定不行,一颗地雷的下面,一定要有第二颗,第二颗的下面要有第三颗,如果有必要,第三颗下面有第四颗第五颗也完全正常,挑战对手的心理极限,将无耻进行到底。

地雷不光要埋在地下,还要像石头一样直接扔在草丛里,表面覆盖碎石,爆炸时就像天女散花。有些地雷,还巧妙地挂在树上,一颗、两颗、三四颗连在一起,一个响,全都响,一炸一大片。

光这些还不够,还要加上四挺FA-44通用机枪,全面压制。

FA-44通用机枪,是禁卫军为了满足战术需求,既要保留机枪的较大杀伤力和射程优势,又要兼顾轻量化,做到能够单人携行,而妥协后的产物。为了尽快装备部队,并没有从零开始研发,而是直接延用FA-42重机枪(0.3寸口径,即9.6毫米,抹掉零头,剩下9毫米)的设计,全长缩短到35寸,全枪重12公斤(包含两脚架),口径改成0.25寸(8毫米),弹链供弹,使用0.25寸×1.65寸(8毫米×52毫米,1.65寸=52.8毫米,零头去掉了。)尖头无底缘通用机枪弹,取消沉重的四脚兽稳定支架,换上轻便的鹤腿两脚架,使用更重的枪机,将最高射速由1500发每分钟,降到600发每分钟,极大的提高了续航能力,又降低了子弹消耗,最重要的是射击更加精确,杀伤力也没有减低多少。由于射速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,扣动扳机,立即松开,如此反复,就能打出半自动步枪的点射效果。加上四倍镜,能当狙击步枪用,而且还是容错率极高的连发狙。

FA-44通用机枪,农场兵工厂只改进了两次就直接定型了,顺利得难以置信,从立项到定型,前后只用了一个月零几天(37天)的时间,堪称神速。而另一款今年4月20日刚刚定型的班用轻机枪FA-47,同样完全延用FA-42重机枪的设计,却耗时近半年,五次大改进,细节修正几十次,光测试一项,就打坏了396挺,如果还不定型,试枪员和设计师们很有可能会疯掉。FA-47班用轻机枪,口径0.2寸,使用0.2寸×1.3寸(6.4毫米×42毫米)农场步枪弹,同样更换了更重的枪机,最高射速射速降到750发每分钟,取消了方形的散热套筒,合金枪管直接暴露在空气中,加装鹤腿两脚架和前置小握把,可选择100发弹链(外形是弹鼓,其实是弹链)或者200发弹链供弹。

总的来说,FA-44通用机枪和FA-47班用轻机枪,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爹——FA-42重机枪,核心设计都是相同的,区别是口径、子弹尺寸、全枪重量,以及FA-47没有方形的散热套筒。

戈锋安排完一切后,带着直属中队来到两个登陆场中间地带警戒。

禁卫1、2、3、7师,正在紧张地架设浮桥,几十条挂着马灯的小船在江面上来来回回,搬运着椎头木桩。桥面也随着两串马灯(提醒边界)在不断的向前延伸。

禁卫1师2团(团长苗青山),三营长安逸,此时就站在鸭绿江对岸的小山坡上,远远地看着江面上来往穿行的灯光,宛如倒挂的星辰,煞是好看。2团3营提前泅渡到鸭绿江对岸,负责登陆场内圈警戒。这个山头,就是内圈的边界,再往外是死神特种部队的警戒范围。

“营长,江面上真好看,就像天上的星星散落在江面上一样。”侦察排长陈友亮赞美道,马上又想起自己过来的真正目的,于是又道:“警戒部署,黄副营长(黄宣)已经安排完毕,死神锋大队发电过来,有一个大队的日军可能正在向登陆场方向过来,死神负责拦截,也让我们做好战斗准备,黄副营长让我问营长,有什么特别指示没有。”

听了陈友亮的传话,安逸立即没了看灯光的心情了,直接下山坡,他要亲自和黄宣确认部署情况。不考虑日军是否知道禁卫军今夜的行动,既然敢只派一个大队过来,那这个大队肯定不简单。他相信死神的实力,但死神要负责两个登陆场,加一个中间地带的警戒,力量被分散了,这时候还能不能顶住一个大队的日军进攻?不好说了,所以三营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,一定要扛到更多的部队渡工。哪怕只有一个团渡江完成,那么,一个大队的日军,就不再是问题了。

樱花特殊部队夜里10时许惊动了死神,原因是一名负责前边探路的樱花队员,不小心踢动了一块石头,然后,轰,三名樱花队员被一颗地雷炸上了夜空。巨大的爆炸声,惊动了几公里外的渡江部队。

浮桥刚刚架设完成,远处就响起了爆炸声,军人,尤其是战争中的军人,不相信无缘无故的爆炸,答案显而易见,日本人来了。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