才打了三十棍,孙继宗白嫩的屁股已经皮开肉绽,鲜血直流,人也晕死过去。
若真打到一百棍,孙继宗估计就要废了。
可在场的人根本就没人会劝,也不敢劝。
就在这时,从朔州城方向飞奔数骑而来。
为首一人进了营寨之后就高喊:“赵大人,还请棍下留人!”
他身边,还跟着一个身材魁梧,一脸胡须,古铜色肌肤的大汉。
大汉看到赵暮云,更是一脸激动,几次张口,却说不出话来。
赵暮云见他,便以眼神示意,让他稍安勿躁。
他要先处理眼前的事情才能叙旧嘛!
“先住手!”
听到有人喊住手,赵暮云脸上露出如释重负一笑。
这人终于来了!
若是这人再不来,孙继宗挨了一百下,肯定就会被打死,那在裴伦那里就不好交代了。
惩罚孙继宗来立军威,无可厚非,即便裴伦在现场,也不好说什么,毕竟是孙继宗的确违反军规。
但要将孙继宗打死,那就有些过了。
因此赵暮云也需要有人来给他台阶下。
可是大帐之中没有一个人出来劝,那只能让军法官打慢点。
好在终于有人出声来请棍下留人了。
“黄大人,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?”赵暮云明知故问。
来人正是裴伦的幕僚,现任朔州府知府的黄常。
当初赵暮云押着折兰王的家眷,于紫水河谷,同折兰王派来的呼延牯讨价还价。
而当时还是裴伦的幕僚黄常来到赵暮云临时修筑的镇狄堡,介入了与北狄人的谈判。
也就在那个时候,赵暮云与黄常便结识了。
之后黄常在裴伦面前帮赵暮云说了不少好话。
现在黄常的出现,正是赵暮云要的台阶。
“听闻赵大人已经升任平虏校尉,总督七府兵马,我作为朔州知府,能不来拜见吗?”
黄常看着眼前虽然年纪轻轻,但眼神之中却是老城干练的赵暮云,已然感慨万千。
四个月前,在紫水河谷初见,赵暮云不过是一名烽燧堡的什长。
而如今却是堂堂的校尉,七府兵马都督,大胤百年来武官升迁最快的人!
虽然说乱世造英雄,人人都有机会,但又有几人能有赵暮云这样的机遇和实力?
之前仅凭一什兵马将折兰王庭搅乱得鸡飞狗跳不说,就拿前不久赵暮云率一府兵马,竟然大败鞑子一个千骑精锐,而且还阵斩了银甲千长,惊动了永昌皇帝,御笔亲批升为校尉。
此等战绩,放眼整个大胤,也是相当耀眼。
作为赵暮云的顶头上司,河东道节度使裴伦也获得了提拔,兼任兵部侍郎,但暂不进京述职就任,主持平定李金刚叛乱之要任。
黄常作为民政主官,只要赵暮云不通知,就不用像孙继宗那样前来拜见。
他也是刚刚得知赵暮云前来上任,且还知道孙继宗却自以为是,认为赵暮云绝对不是新任校尉而不去点卯。
黄常一听就知道坏事,急忙主动赶往赵暮云的营寨。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