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远航见张诚眉头微蹙,心知自己估价高了,急忙补充:

“老弟,这是顶格算的。

要是电杆距离拉到两百米,钢筋和铝绞线规格降一档……小工,你要是有门路,看守所那边……”

张诚脑中一道光闪过。

对,这年头,劳改可是能减刑的。

拉电入乡这种大工程,市里头肯定会用上这批

“免费”

劳力。

“按刚说的标准,最低多少?”

张诚盯着他。

“三十五万!一口价!”

周远航咬牙,眼珠子快瞪出来了,

“老弟,这活,我保质保量给你拿下!”

张诚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,站起身:

“周老哥,八字还没一撇呢。

有机会,自然优先考虑你。”

他伸出手。

周远航双手紧紧握住,连声应着:

“老弟,千万别忘了哥哥我啊!”

送走周远航,他心里盘算:

“三十五万,刨去成本,还能赚个两三万,解燃眉之急。”

这事不能干等,他得主动出击。

张诚骑上自行车,直奔派出所。

所里的民警都熟络了,笑着打招呼。

赵大明见他进来,起身:

“老弟,昨晚在嫂子家,圆圆那丫头没难为你吧?”

“哥,你跟嫂子就爱拿我开涮。”

张诚苦笑,

“传出去,李圆圆名声还要不要了?我跟她,纯粹朋友。”

赵大明哪信这话,砸大钱开服装店给人管,能是普通朋友?

“哥,跟你透个底。”

张诚把周远航的条件和劳改犯的事一说。

赵大明眼睛一亮:

“这法子好!省钱,还能给那帮小子找点活干,免得闲出屁来。

下午我帮你问问,问题不大。”

“周远航这人,哥你熟不?”

“见过几面,不深交。”

赵大明回忆着,

“早年他跟孙副市长走得近,后来脑子一热搞商品房,砸手里了,欠一屁股债。

不过这人有脑子,路子也野,靠倒腾罐头起的家。

他老丈人一死,罐头厂就不买他账了。”

“想把工程包给他?”

赵大明看他。

“嗯。”

张诚点头,

“县里的大施工队都挂着公家牌子,我使不动。

野路子的,怕被坑。

周远航知根知底,又急着翻身,肯定会用心干。”

“你自己拿主意。”

赵大明不多言。

“行,真拿下来,就给他。”

张诚笑了。

日子一天天过。

【阳诚】服装店的火爆程度,超出了张诚的预料。

张剑豪他们几乎每隔三天就得跑一趟温州补货。

至于张天厂里的港风时装,还得等那股风刮得再猛些。

张诚听张剑豪提过,嘉兴那边的国道确实在整顿,乱收费的收敛多了。

其间,阜宁县升地级市的消息传来,全城跟过年似的放鞭炮庆祝,服装店生意更是好上加好。

半个月不到,【阳诚】的名号在阜宁县彻底打响。

张诚知道服装生意能赚钱,但没想到这么赚。

出租屋内,李圆圆算盘打得噼啪响,报出个数字:

“半个月,刨去所有开销,净赚四千六!”

张诚听得一愣。

半个月四千六,一个月就是九千二!那他还费劲巴拉搞什么拉电工程?累死累活大半年,顶天了赚几万,还不如守着这铺子。

当然,火成这样,天时地利人和都占了。

往后稳定下来,一个月能有两三千纯利,就算顶天了。

既然服装这么来钱,张诚脑子活泛起来。

他要让港片的风,彻底吹遍阜宁,让喇叭裤、花衬衫成为年轻人的标配。

他叫来张剑豪,让他隔天就去嘉兴,找刀哥,通过刀哥去张天服装厂,先进一批最时髦的港风服装回来。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