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种各样的摊位挤在一起。

卖自家种的蔬菜瓜果的农人。

挑着担子卖针头线脑、劣质布匹的小贩。

牵着鸡鸭猪羊等待买主的村民。

还有一些简陋的摊位,摆着草药、兽皮、或者一些粗糙的手工制品。

讨价还价声、吆喝叫卖声、孩童的哭闹声、鸡鸣狗吠声…

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,构成了这幅鲜活而真实的古代集市图景。

陈平安瞪大了眼睛,好奇地四处张望,努力将这一切都记在心里。

这就是大夏王朝最基层的商品交易场所。

简陋,原始,却充满了生命力。

他注意到交易大多是以物易物,或者使用最基础的铜钱,很少见到碎银子。

商品的种类也很有限,大多是生活必需品。

“平安,跟紧了,别走丢了。”陈山不时回头叮嘱,生怕儿子在人群中走散。

“知道了,爹。”陈平安应着,目光却在那些草药摊位上逡巡。

他看到好几个摊位都摆着草药,但大多是常见的、炮制粗糙的药材,种类也不多。

陈山领着他,先是去布庄扯了块最便宜的粗棉布,然后似乎想起了腰间的止血草。

“走,平安,咱们去那边问问。”陈山指了指不远处一个看起来规模稍大的草药摊。

父子俩走了过去。

摊主是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,身材微胖,留着两撇油滑的小胡子,眼睛滴溜溜地转,透着一股精明。

摊位上摆放的草药种类稍多一些,还放着几个贴了标签的瓦罐。

“老板,问下,这草药收不收?”陈山从布袋里掏出那捆止血草,有些局促地递了过去。

那老板瞥了一眼,连手都懒得伸,撇了撇嘴:“止血草?这玩意儿漫山遍野都是,不值钱。拿走拿走。”

语气带着明显的不耐烦。

陈山脸上有些挂不住,想说些什么,却又不知如何开口。

陈平安拉了拉父亲的衣角,示意他算了。

正准备离开,那老板却又上下打量了陈平安几眼,阴阳怪气地笑道:“哟,带着个小娃娃来卖草药?怎么,指望这几根破草发财啊?小娃娃,你懂啥是草药不?”

这话带着明显的嘲讽,引得旁边几个闲人也跟着笑了起来。

陈山脸色涨红,想要发作,却被陈平安暗中拉住。

强忍着心中的不适,陈平安没有理会老板的嘲讽,目光却快速扫过对方的摊位。

他在观察。

观察那些药材的摆放,观察瓦罐里的东西,观察老板处理药材的习惯。

脑海中的图书馆在快速运转,将眼前所见与储存的知识进行比对。

很快,他的目光定格在摊位角落里一小堆正在晾晒的、黑乎乎的药材上。

那种药材他认识,是何首乌的块根,有补肝肾、益精血的功效。

但…

处理方法似乎不对。

图书馆的资料显示,何首乌需要经过特定的炮制(如九蒸九晒,或用黑豆、黄酒炮制)才能去除其毒性,发挥最佳药效。

而眼前这些,只是简单地切片晒干,甚至有些还带着泥土,晾晒的地方也过于潮湿。

这样的何首乌,药效大打折扣不说,甚至可能带有一定的肝毒性。

机会来了。

深吸一口气,陈平安抬起头,用一种似懂非懂、带着孩童好奇的语气开口了。

声音不大,却刚好能让周围的人听到。

“叔叔,这种黑乎乎的草根,我阿爷说…好像不能就这么晒呢。”

本章已完 m.3qd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