墨韵斋印制的《白蛇传》话本,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,在青溪镇及其周边村落激起了层层涟漪。

故事的新奇、情节的曲折、人物的鲜活,迅速抓住了人们的心。

茶余饭后,田间地头,总有人在津津有味地谈论着白娘子、许仙和小青。

而随着话本的热销,“小河村神童陈平安”这个名字,也如同插上了翅膀,飞出了小小的村落,传到了更远的地方。

有人惊叹于他的才思敏捷,小小年纪便能“创作”出如此精彩的故事。

有人好奇他“大病开窍”的经历,将其附会成各种带有神秘色彩的传说。

甚至有人专程从邻村赶来,就为了亲眼看一看这位传说中的“神童”到底长什么样。

陈平安的家门口,渐渐变得不再清静。

时常有陌生的面孔在附近徘徊、张望,或者借着问路、讨水喝的名义,试图接近陈平安,打探他的“神奇”之处。

“哎,你就是那个陈平安吧?听说你掉河里被龙王爷救了,脑子里就多了好多故事?”

“小神童,给叔算算,我家今年收成怎么样?”

“听说你摸过的东西能带来好运,让婶子摸摸你的头呗?”

诸如此类的骚扰和打探,让陈平安不胜其烦,也让陈山和李秀忧心忡忡。

他们按照儿子的嘱咐,尽量低调应对,但心中那份因儿子“出息”而带来的喜悦,渐渐被担忧所取代。

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。

过于响亮的名声,带来的不仅仅是关注,还有嫉妒和觊觎。

这不,消失了一段时间的麻烦,又找上门来了。

村里的泼皮无赖王二,自从上次在榕树下被陈平安用故事羞辱,又被“山神赐福”的说法唬住后,消停了一阵子。

但眼看着陈家靠着那什么“破书”,日子一天天好起来,不仅还清了陈屠户的部分债务(陈平安拿到第一笔分成后,先还了一部分本金和利息,稳住对方),甚至还能扯新布、买东西,王二心里的那股邪火就蹭蹭往上冒。

凭什么。

凭什么一个傻小子,摇身一变成了“神童”,还能这么轻松地挣钱?

越想越气,越想越不平衡。

于是,王二又纠集了他那两个狐朋狗友,开始在陈家附近晃悠。

他们不敢像以前那样直接上门挑衅(毕竟陈平安现在名声在外,且上次“闹鬼”事件也让他们心有余悸),就采取这种恶心人的方式。

有时在陈家田埂边故意踩踏庄稼。

有时在陈平安家门口吐口水、说脏话。

有时趁着陈山李秀不在家,就堵在门口,吓唬得柳柔柔(她时常来帮忙)不敢出门。

这天下午,柳柔柔受李秀所托,给正在后院温书的陈平安送一碗绿豆汤解暑。

刚端着碗走到院门口,就被斜刺里窜出来的王二和他的两个跟班拦住了去路。

“哟,这不是柔柔妹子嘛。”王二吊儿郎当地挡在前面,三角眼里闪着不怀好意的光,“端着啥好吃的呢?给哥哥们尝尝?”

“就是就是,看着就香。”跟班也跟着嬉皮笑脸地起哄。

柳柔柔吓得小脸发白,端着碗的手微微发抖,怯生生地道:“王…王二哥,这是给我平安哥送的。”

“给那小白脸送的?”王二嗤笑一声,“他一个吃软饭的,配喝这么好的东西?不如给哥哥们解解渴。”

说着,竟然伸手就要去抢柳柔柔手里的碗。

“你们…你们别乱来。”柳柔柔吓得后退一步,差点把碗打翻,眼圈都红了。

就在这时,一个平静却带着冷意的声音从院内传来。

“王二,光天化日之下,欺负一个小姑娘,出息了啊。”

陈平安不知何时已经走到了院门口,冷冷地看着王二三人。

他刚才在屋里听到外面的动静不对,立刻走了出来,正好看到王二欲行不轨的一幕。

一股怒火直冲头顶。

欺负我可以忍,但欺负柳柔柔,不行。

看到陈平安出来,王二抢碗的动作停了下来,脸上露出一丝意外,随即又换上那副无赖的笑容:“哟,正主儿来了。怎么,心疼你的小媳妇儿了?”

言语极其下流。

柳柔柔的脸瞬间羞得通红,又气又急,眼泪在眼眶里打转。

陈平安深吸一口气,强行压下心中的怒火。

他知道,跟这种无赖动怒是没用的,反而会落入对方的圈套。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